OCEF

募书召集:甘肃丰乐中学

新闻动态


丰乐中学

甘肃武威凉州区丰乐中学,是OCEF图书捐助活动中少有的初中。十几岁的年纪,其实才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最重要的时期,繁重的学习任务之外,这些努力的孩子们更加期待能够多了解校园外的世界、地球另一边人们的生活,好奇开始走进家庭的AI、天宫二号是怎么飞上太空,也开始真正憧憬未来的自己会做什么:是可以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还是回到家乡种出更甜美的蜜瓜,或者能够当兵成为海军跟着蛟龙下海也不错……


文兵元老师是丰乐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他知道当前教学中课外阅读是极为重要的补充,也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所以,他不仅成为OCEF《乡村少儿》公益期刊的义工,更加积极推动本校的阅读活动,也由此向我们提出了图书捐赠的申请。


那间每周定期开放的小小图书室,成为了孩子们一周的期待;那些已经被借阅过的图书,也依旧被爱护得整洁;而一篇篇读书笔记,也不断地从孩子们的笔尖涌出。

感谢信

感谢叔叔阿姨,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来报答你们对我的关心与爱护。

感谢信

今后我要更加勤奋努力,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再次感谢帮助过我们的好心人!


文老师很希望能够在每一间教室中都布置图书角,让孩子们借阅更加方便,让诵读活动更加深入,给孩子们更多认识这个世界的机会,给孩子们更多憧憬未来的梦想。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让我们再一次给孩子们送去惊喜吧!


愿展卷有得,开卷有益。

愿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愿以书为阶,爱传千里。




如果您希望能够帮助孩子们、给孩子们捐赠图书,请扫描二维码进入OCEF图书认捐群四,会有值班义工帮助您完成捐赠。感谢您的捐赠善举!


 

义工快讯2018年1月号 Volunteer Newsflash Jan 2018

义工快讯





OCEF义工快讯2018年1月号(总第66期)

各位义工朋友:

2018年的第一个月,在寒风凛冽的时候,我们的义工走进广西融水,走到孩子们身边,在没有暖气的教室里给给孩子们带来歌声、故事和鼓励。来听听孩子们的感受吧!


融水冬令营


2018年1月27和28日,是今冬融水最冷的两天。网络课堂音乐老师、番茄计划公益项目负责人谈丽君老师带着她的团队一行四人从北京来到融水,为OCEF在融水的48位资助学生带来了为期两天的艺术体验。学生们在这两天的活动中收获很多,这是他们的一部分反馈:

蒙东清:这是我上高中以来最开心的两天……韩永健老师,谢谢能够遇见你,您教会了我们很多人生道理,让我们在这个迷茫的阶段明白了许多事,希望我们以后还会有机会见面。老师,我们是您永远的粉丝,爱您!

石丽妮:①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要怕,不要太过于在乎别人的言语,要相信自己,勇敢的做自己就好了。②知恩图报。③知识改变命运,人可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④坚定理想信念,像向日葵每天都望着太阳一样。

兰新花:很高兴能认识你们,我知道你们都在一线城市工作,很感谢你们能来这里帮助我们,传授知识给我们。我们这边条件比较差,教室里没有暖气,看着你们手冻得红红的真的很心疼,但同时也很感动。虽然只相处了短短的两天,但是真的好舍不得你们,可这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谢谢你们,在跟你们相处的这两天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争取将来做一个像你们一样帮助所要帮助的人。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祝你们新年快乐,工作顺利!

梁志花:让我懂得人生路上有许多挫折,但不止一条路可以行得通,要学会选择还要有目标。韩老师给我们讲了他自己的经历和过程中的艰辛,也给予我很大的帮助,谢谢韩老师。

吴滕云:首先让自己更好的与他人交流,也可以说知道怎么和他人在见面时冲破隔阂吧。还有就是学习别人优秀的地方来与自己的特点结合,从而让自己更加完善,让自己能有信心参与集体活动,为集体的荣誉而努力,培养自己团队意识。还有就是让自己知道学会感恩,学会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黄荟苗:学习到了一些有关音乐的知识,大致知道应该怎么唱歌。还知道了棋棋老师的经历以及她的演出,然后棋棋老师还和我们分享了她追求梦想路上的艰苦和坚持,也教会了我们只要敢想一切都不是梦,一定可以成为那个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在棋棋老师的笑容里看到了自信和肯定,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差哦!“不管你的人生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它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坚持下来就能看到曙光了”这是棋棋老师告诉我们的哦!谢谢棋棋老师!真的很开心!

张榕:两天,好似弹指一瞬,虽然短暂,但每个人都非常开心,在这过程中我们与老师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即使在与老师们离别时有很多不舍,但我已经感到很满足很幸福了。这两天我也收获了不少,老师教我们练声发音,我知道了以前没有学过的技巧,这让是我在音乐方面的一些收获,老师不仅教唱歌,还给我们谈她的人生经历、学习方法,教会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坚持自己的梦想,很多的鼓励和支持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我也相信我会一直坚持心中的理想,闯一闯属于自己的人生。在此,我更多的是感激,感谢义工团队的帮助,感谢海外基金会的帮助,不仅在资金方面,还在精神上给我支持,更教会我感恩,让我懂得做人的道理。心怀感恩,我一定会努力再努力!

龙丽娟:我想对谈老师说:在这两天里我很开心,我很幸运成为你的学生,谢谢你教会了我唱歌的时候要找到感觉,放开自我,让我做最酷的少年,去寻找最美的期待。我知道现在的我还有很多赛场,但是我会将一切困难打败的,冲向最后的胜利。老师,谢谢您,我永远都是你最忠诚的粉丝,希望以后多保持联系


助学快讯




图书项目部 资助四川阆中护山中心校十个图书角书架。完成2017年项目总结、2018年项目计划和预算、2345资助费用明细和总结、阆中片区项目总结和财务收支明细。为江西宜丰潭山中心小学、江西宜丰刁丰村小、江西宜春市宜丰县新庄乡庄中心小学捐助图书,图书采购款由LinkedIn定向认捐。奥斯汀辣妈群认捐宁夏西夏区北堡乡奕龙小学和宁夏平罗县高庄中心小学。资助四川省阆中市凉水中心校九个书架。广西片区教师线下研修班召开了本学期最后一次线下研修,并颁发了学时证明。

助学金部 湖南协调员和义工、江苏赣榆协调员走访贫困生。完成2017年项目总结和2018年项目计划和预算。

网络课堂 广西项目专员胡敏青走访罗平小学,并在学校为四年级和五年级的学上分别上了两节现场英语课。并和学校校长沟通了本学期该校网络课堂英语课的上课效果以及后续的改进建议。完成网络课堂2017年项目总结和2018年项目预算计划。

特殊项目部 阿斯特公司捐助二手电子设备:34台显示器、14台主机和6台笔记本电脑。基金会为广西的77位受助生提供冬衣,所用善款由Intel公司定向捐助。为四川马边协调员王伟、甘肃会宁协调员牛宏志、山西岚县协调员李其宏捐助二手笔记本电脑。完成甘肃、山西、贵州等地的特殊项目报告。

教师组12月20日召开义工例会,讨论教师月度总结表和量化考核表。新义工王彩红和党润民加入教师组。王彩红将负责海原代课教师冯婷婷的跟进反馈工作。

回信组自采用新流程以来,已经有124位义工参与,完成了676份回信。目前仍然有700多份回信需要回复,在春季反馈和来信到来之前,我们希望能尽量完成更多的回信,希望有更多的义工来参加回信的工作。经回信组组长薛英推荐、会长确认,义工房明凤从本月起担任回信组副组长。自从去年10月加入回信组工作以来,除了回信,她还承担了大量的审阅、校对及其他协调工作。希望回信组在薛英和她的带领下给孩子们送去更多温暖的话语。

去年12月及今年初,OCEF长期捐款人沈昆先生及家人捐款$25,000至沈从龙残疾人奖学金基金,目前基金余额超过$67,000。沈从龙残疾人奖学金基金是沈昆先生及家人为了纪念已故父亲诞辰100周年于2014年1月捐款设立,长期资助多名残疾学生或家有残疾亲属的贫困学生。迄今已经资助了11名学生,计7300余美元。


OCEF之星

冬令营团队谈丽君谭羽君杨清棋韩永健尹婷陆友尖王宁蒙作者李丽芳黄宇娇等本月在广西融水给学生们带来为期两天的艺术冬令营,学生们反响热烈。

回信组义工冯博骏丛元才张计鹏王旭简美房明凤薛英李明慧邓晓波参加回信工作最为积极。其中冯博骏9月加入OCEF,自从参加新的回信流程后,已经回复了85份学生来信。房明凤、薛英、李明慧、邓晓波承担了大量的审核和校对工作,使得完成的回信能够及时发送给学生。

杨敏除了协助管理教师资助项目,还承担了打印和邮寄大量回信的工作。

会员及捐款人服务部义工马莉芳郝燕霞王润生刘洋长期负责Paypal Giving Fund捐款处理工作,他们协作互助,仔细耐心地完成了大量繁琐的数据输入和处理,确保了捐款系统中Paypal Giving Fund数据得到准确及时的更新。




编辑:王琦(Kikie)                                                                                                 排版:汤柏






 

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理事会2017年选举有关事项安排

新闻动态


根据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章程第五节第一条规定,于2015年10月27日正式组成的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第十四届理事会应于2017年10月任期结束。届时应产生由全体会员选举产生的第十五届理事会。

选举过程的通讯方式

根据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会员众多,极为分散,同时无法支付集中的会员会议费用等特殊情况,本次选举的提名将通过电子邮件方式、投票通过OCEF网站的在线投票进行。具体的操作办法将参照上届选举办法,通过电子邮件及在基金会网站通知所有会员。

选举的具体执行由执行委员会负责。 

选举安排时间表

步骤

开始日期

终止日期

备注

1. 发布选举通知

2017-09-18

N/A

 

2. 接受理事候选人提名

2017-09-18

2017-10-02

(两周)

3. 公告理事候选人名单及简介

2017-10-05

N/A

收到的提名将根据有关规定判定是否有效

4. 理事候选人资格审定及异议期

2017-10-05

2017-10-15

(10天)

5. 公布最终候选人名单

2017-10-15

N/A

 

6. 向会员发出选票

2017-10-15

N/A

会员可自行登陆OCEF在线系统投票

7. 收回选票

2017-10-15

2017-10-29

(两周)

8. 统计选票及宣布结果

2017-10-29

2017-10-31

(三日)

9. 理事会选举主要负责人

2017-10-31

2017-11-10

 

10.宣布理事会主要负责人名单

2017-11-13

N/A

 


选举操作有关规定参照第十四届理事会选举有关规定,请见附件

   

义工快讯2017年12月号 Volunteer Newsflash Dec 2017

义工快讯

OCEF义工快讯2017年12月号(总第65期)

各位义工朋友:

又到了一年总结的时候,一同走过的日子里,是谁的故事让你在冬天里涌起温暖的回忆?是孜孜前行不忘助学的朝圣者?是支教老师临别前给娃娃们发自肺腑的叮嘱?是曾经受助如今加入大集体的年轻人?还是在校友会、同乡会等等聚会中不忘宣传OCEF的平凡义工们?——在沈中会长的年终感言中向2017道别吧!

会长感言

各位义工朋友:

大家新年好!感谢大家过去一年的参与和支持,2017又是一个收获满满的一年。虽然我们大家天各一方,但是共同的信念把我们联系在一起。如今的时代尽管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微信及时沟通,但是每次有机会见到OCEF的朋友时,都感受到一份特殊的温暖。

在崭新的2018,愿OCEF的朋友们有更多见面的喜悦,更多的握手拥抱,更多的微笑合影;愿OCEF给更多贫困的孩子带去上学的快乐,给更多乡村的学校添置桌椅,给更多清贫的老师们雪中送炭;愿OCEF带去更多启迪智慧的书籍,发出更多安慰和鼓励的信件,扶助他们更好成长;愿OCEF在2018可以将知识的阳光照耀到更多贫瘠的土地,播撒下更多的希望!

助学快讯

中国事务委员会召开2017年例会,总结2017年项目开展情况,规划2018的项目计划,并召开12月专兼职例会。

助学金部完成2017年OCEF助学金报告并制定2018年关于助学金项目部预算的草案。

图书部为广西、河北、湖北、甘肃、山西共六个学校及广西融水研修班教师配书2682册;广西教师研修班的五位老师进行了“诵读和吟诵”主题理论研修和说课练习;资助四川阆中解元中心校九个书架;资助安徽阜阳南塘兴农合作社八个社区图书角书架和图书。

特殊项目部资助河南安阳蔡村小学门窗修缮项目,项目涉及资金5000元,由intel公司定向认捐。资助广西融水县拱洞乡五所村小的冬被项目,并且完成项目报告。与融水县教育局、融水中学及相关义工协调,筹备融水片区的冬令营项目。资助贵州务川县涪洋镇中心完小睡前故事播放设备。资助山西广灵蕉山中学、甘肃会宁共丰中、小学冬衣,由上海捐款人赵玉莲定向认捐。资助贵州习水县习酒镇大屋小学冰柜讲桌。资助四川蓬安县长远小学冬衣和手套,总资助款5628.5元,由捐款人郭承恩定向认捐。

 

时至隆冬,学校马上也要进入紧张的期末考试复习阶段了。网络课堂各项目学校渐渐开始停课,但大多数义工老师圣诞节没有请假,找出时间站好本学期最后一班岗。有的老师给学生寄去了书和圣诞帽等礼物,有的则收到了学生用英文写的贺卡。明年春暖花开之际,我们再会!

 

信息技术部于12月16日召开网络会议,讨论和确定了2018年的工作计划,工作重点将是改善捐款系统。回信平台正式从论坛搬迁到义工平台,方便所有义工认领和参与回信工作,也便于回信组骨干管理整个回信的流程。郭浩宇顺利将wiki系统搬迁至AZURE,目前JIRA和WIKI都已经转移到AZURE。赵磊在把电子书销售搬迁到AZURE的过程中,成功使用了docker虚拟平台。这些服务器虚拟的多元化尝试很有意义,使我们将来IT服务的布局可以更加灵活,docker的运用可以使将来IT服务的搬迁和设置更加简单快捷。欢迎有兴趣的义工参加信息技术部工作!

OCEF之星

安晓哲,2011年加入OCEF,目前负责网络课堂的项目设备和图书项目、特殊项目的物资采购并协助专兼职做各种财务报销提交,也在北京组帮忙做二手设备的维修寄送。无论是设备采购、财务报销还是二手设备维修,都非常认真仔细。每次财务报销都分类拆分,做得很专业。各种设备采购,难免会有大额的,他都是自己先行垫付再报销。设备采购后的跟进反馈也都很非常用心和仔细。

教师感谢信和书画选登

 

编辑:王琦(Kikie)                                                                                                 排版:汤柏

 

 

 

OCEF义工与您面对面——8号

新闻动态


期的义工面对面讲的是“8号”的故事!


回首间,自己参与基金会工作不觉已经十几年了,社会飞速发展变化,世界不断变化,但在我心里依然时时告诫自己:不忘初心,心怀感恩,保持谦卑,砥砺前行,相信宁静而致远,相信理想之光终会照进现实。

——8号


☆为何加入OCEF?

8号:我第一次接触到OCEF大概在04~05年,北京图书组义工刘倩联系的我,我那时正在户外圈玩,而刘倩也是户外运动爱好者,通过同舟找到我,介绍OCEF和图书项目,希望我帮助发帖做宣传募集旧书,不用花什么力气能做点好事不是什么难事,我就这样幸运的进入了OCEF,开始也不知道如何参与,也就是好奇,没有目标,没有想法,啥都没有,甚至联系都有一搭没一搭,转折点是在当年我跟朋友们去三江并流地区徒步,从怒江穿越碧罗雪山到澜沧江的茨中,看到茨中完小孩子们在阳光下的操场朗朗念书,突然想到OCEF的图书募集,于是,回来和同去的朋友们(天涯、普洱、陈雪、好汉、悠人、Kyller等)张罗募集书籍,居然大大超过了预期,我第一次感觉到了自己其实可以做点什么,从此我开始真正进入OCEF,进入公益领域,我想这就是缘分吧。


若干年后,回想自己加入OCEF的心路历程是有两个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朴素的我,小时候,家里困难父母没有条件带我在身边,我是放在农村外婆家长大的,家乡的亲人给了我最好的照顾,而后进城念书,通过教育走上了另外一条路,在传统道德体系下成长的我,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本能的希望感恩农村亲人而加入OCEF,所以,第一个阶段是靠本能,靠朴素的感恩思想同OCEF结缘。第二个阶段是觉知的我,在原有教育体制下,我只是按着惯性念书,工作,从未思考过自己的人生,很幸运我们赶上互联网大潮,信息的丰富,让我开始重新思考和认识自我,我是怎样的人? 我能做些什么? 我的价值在哪里? 怎么样能让这个世界更好一点? 在这种思想的碰撞中,再看OCEF时,OCEF 朴素而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实规范的制度体系,让人钦佩的义工队伍和发展历史,正是适合自己的平台,感觉就像那句话: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从此,OCEF从心里就成为了自己的家。


回看新世纪的中国,正是打开国门,插上互联网翅膀飞速发展的黄金期,各种新事务、新思想从无到有,蓬勃发展,自己很有幸接触到户外和公益两个领域,两者其实有很多相通之处,亲身经历这两个领域从萌芽到发展壮大的过程是人生的幸事,新事务往往在初期对其本质问题思考更多,更纯粹,理解更深刻,发展起来后,往往更多的是从众跟随,是大而复杂后对本质问题的模糊,感谢OCEF,让自己通过这个平台看到中国公益之路的起步和发展,公益道路的理想、困难、感动、无奈,交织而行,在自己人生道路上留下深深印记,相信自己依然会在这条道路上,跟随OCEF一路坚定的走下去。


☆参与OCEF的第一个项目?


8号:早期OCEF在国内开展的主要是助学金和图书项目,新人主要是帮助做图书项目,图书项目早期也是从最直观的募集旧书捐书开始,因此,我参与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图书项目,从茨中回来后,找有店的朋友做收书点,找有车的朋友帮助收书,在网上做宣传,把各点书籍汇总,分拣后邮寄,记得当时也找到罗静(白天)帮忙,她那时在保福寺桥那有个小店也成了收书点,现在她是国内女性诸多八千米高峰首登记录的创造者,正在向攀登全部14座八千米山峰奋进,实在让人钦佩。


做图书项目最成功经历的是通过三夫户外俱乐部举办的驴友圣诞晚会上义卖,我清楚的记得第一次大家都不清楚公益拍卖,都不知道举牌,全是好朋友们带气氛捧场,有些朋友找有实力的朋友来买,有些朋友帮助收集拍卖品,有些朋友拍卖完了又现场捐出来拍卖等等,渐渐的大家都理解公益拍卖,我们也总结经验,比如提前准备好捐助学校信息和捐助目标,播放上年捐助的结果等等,从2006年开始,公益拍卖成了圣诞晚会上一个保留节目,坚持了好多年,前后利用拍卖的资金大概捐助了40多个学校的图书室,但这个项目更大的意义我觉得是在众多驴友中播撒下了公益的种子,让公益成为大家一种日常行为和信念,相信这些种子现在有更多的在开花结果。感谢三夫老板老笨,俱乐部负责人测谎仪提供的平台,感谢宝马、悬崖、土匪、狼窝、泡沫、雨杉、正红格格、孤单、老甜、火烧等等无数驴友的支持。老笨的三夫户外现在已经A股上市,祝愿老笨的事业不断发展,为大家带来更好,更健康的生活。因为相关工作,三夫俱乐部给我发了一块特殊贡献奖的奖牌,我一直收藏,作为和朋友们青春激情岁月的一个见证。


后来有段时间又帮助做监察组的工作,就是安排监察义工回访学校,保证资金使用的合规,如果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会撤除助学金名额,因为会涉及到人的利益,记得当时千叮咛万嘱咐去走访的义工不要当面发生冲突,以免引起人生安全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真实需要考虑的问题,监察的廉洁纪律,走访报告要求,包括进山区季节的选择等等,总之,各种因素都要考虑到。之后因为忙于家庭和工作,参与基金会工作较少,再后来有一天sue找到我,说缺人,让我帮助做特殊项目组,而那时我又有一些时间,于是回来参与特殊组工作,所谓特殊组其实就是除掉助学金和图书两个大组外,为了支持学校发展,给与各种其他支持的一个大杂烩,从课桌椅,到衣服被褥等等,因为比较杂,所以没有太多章法,接手后,对项目的评审作了规定,对项目类型作了分类,这样有个大致的框架。配合助学金和图书项目的开展给学校因地制宜做些支持,比如:一些多雨地区学校的操场硬化,一些撤点并校后,带来的食堂设备需求、学生取暖问题,缺水地区的打井取水问题等等,看到在基金会的帮助下学校孩子解决吃饭,生活问题,改善教学环境,能更好的学习,实在是很开心的事。


在特殊项目组最有意义的一项工作是参与网络课堂项目,深感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缺乏,有义工突发奇想,能否通过网络来帮助上课? 开始的想法是不可能吧!可进一步了解,居然发现中国电信部门真是给力,很多网络铺设到了学校,带宽条件是可能的。于是,国内和国外义工纷纷参与到这个项目,特殊组是帮助搞定了网络课堂的设备配备,这里还要感谢自己夫人提供的资源支持,其他国外义工负责备课,还有网络软件,同学校沟通实施方案等等,难点还是在同学校教学如何结合,学校和老师往往被升学压力压的喘不气来,单独开课心有余力不足,于是从选一个班开选修课开始,从乡村学校最缺乏的英语课开始,一点点实践,寻找和学校的平衡点,当看到孩子们第一次听到纯正英文发音时的惊讶,听到孩子们在开放式教学下一点点开始跟老师一起欢快唱歌时,我们的眼睛湿润了,这么多人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们成功了!后来项目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试验班成绩的提高,使得学校有信心给更多班级开课;音乐,美术等乡村学校资源少的课程陆续展开;更多学校申请加入;甚至,我们担心的老师问题,也因为老师自己被感动,主动找了圈内朋友来上课而迎刃而解,要知道国内正常上课时间,意味着国外老师的深夜和凌晨。我们的老师甚至在暑假期间,不远万里从国外返回,偷偷到学校看望自己的学生,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喜。现在网络课堂项目也是基金会一个特色大项目,我相信在此期间老师,义工,学生都收获了很多感动,体会了助人的价值。正所谓:坚持做正确的事,不要问山高路远,莫怕前途曲折艰险,不去尝试永远不会知道结果。





☆记忆最深刻的一次义工经历?


8号:要说最深刻的一次义工经历,还得是基金会二十周年国内聚会,这是国内义工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大聚会,很多网络上的人在真实中相见,热闹非凡。基金会邀请到20年前首批国内义工代表,是一位八十多岁的老教授,说起当年的趣事:在90年代初,没有网络,老人频繁从国外获得资金,然后到邮局多笔汇出,终于被单位保卫部门喊去,几位严肃的国家安全局干部严阵以待,幸赖老教授智慧,早早准备好领事馆介绍信件,安全过关。看着白发苍苍的老教授,自己深感薪火相传的责任,希望在我们的手上能为基金会添块砖加块瓦,然后把基金会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另一个有价值的工作是利用这次机会,系统地整理了基金会的发展历史,我也第一次全面的了解了基金会。基金会成立的本身也许就是一次冲动,但其提出的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教育机会的理想,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国内志愿者加入义工队伍,艰辛的走过基金会的幼年期,不断磨砺,不断发展和壮大,终于长成一棵大树。在这个过程中,无数义工默默无闻的做出了各种贡献,让人深深敬佩,任何个体在这么多年,这么多义工的奉献下都是渺小的,唯有谦虚感恩,努力前行。

 

这次聚会,让我看到了善的力量,这么多甚至面都没见过的义工,这么多年的默默配合,不为名利,历经风雨,都是因为为善的力量。我想一个人的力量不在于他外表的强大和物质的丰富,而在于他坚定和平静的内心。




☆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义工)趣事?


8号:在刚接触OCEF时,人力请我填写义工申请表,我自己想啥也没干,也没多了解OCEF,义工志愿者这些名词在当时还是新名词,还是高大尚的,自己帮帮忙就好,名头就不用了,于是就婉拒了,结果一干多年,从新同学变成老同志,这件事就一直没再提及了,扔到脑后去了。直到后来,让我加入理事会,才突然发现我从正式意义上讲,居然还不是义工,闹了个大笑话,于是,我赶紧认真的填写了义工申请表,补上了这一课。

 

在基金会,在我之前的很多元老义工都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没有职位高低之分,哪个组需要就去那个组帮忙,也许家庭事业繁忙,暂时离开,基金会需要时,一声召唤,又欣然回归,大家心里想的只是自己如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能多帮到一些孩子,这些义工和义工所创造的组织文化就是支撑基金会发展壮大最宝贵的财富。



☆作为义工,最希望在OCEF收获什么?


8号:在基金会收获的东西很多,做公益的人,很多时候需要理想主义,需要愚公精神,光乐观主义都不够,在现实主义的世界里,人是需要一些理想的,理想虽然遥远,但她一直引导你前进,让你有更多的勇气,给你更多的力量。记得一个受资助的孩子,多年后毕业成才,依稀记得基金会的名字,也不确定我们是否能收到,甚至是否还存在,找到基金会邮箱发了封邮件,只为给捐助人道声感谢,告诉我们他毕业长大了,会好好的工作,为社会和家庭做好自己的贡献。我们也真帮助他找到了当初的捐助人,可以想象我们、捐助人和受助人的开心和激动。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受助的孩子,上学毕业成才,主动希望加入基金会,希望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就像那句话说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们用自己的行动一点点去推动理想的实现,收获理想,坚韧,乐观,宁静,感恩,一路向前。

 

在基金会也收获了很多好朋友,分布在各个城市,性格各异的义工朋友,为了基金会的愿景大家走到一起,平等的沟通,协商,辩论,为每一点进步而一起高兴,我们很多人都有个心愿,就是有机会去远方的每个城市,看看这些一起合作的战友,一起畅怀人生,能和这些朋友有缘相识,一起共事实在是人生的幸事。

 

自己在企业工作时间较长,基金会从草根组织慢慢发展壮大,也面临很多管理问题,战略问题,方法问题,自己也希望和朋友们一起,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基金会发展的更好。我自己认为一则环保,一则教育是中国两个根本性的问题,其中享有平等教育的权利又是教育最基础的东西,而“每个孩子都拥有享有教育,追求知识的机会”正是基金会的愿景,有一天,当自己退出职场江湖,定当和朋友们在这两个方面尽自己所能做些事情,让这个世界能变得更好一点点。

 

回首间,自己参与基金会工作不觉已经十几年了,社会飞速发展变化,世界不断变化,但在我心里依然时时告诫自己:不忘初心,心怀感恩,保持谦卑,砥砺前行,相信宁静而致远,相信理想之光终会照进现实。



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OCEF)过去二十三年中一直坚持草根路线,以低于5%的运营费用、每年近200多人的义工服务完成了许多资助项目,迄今为止,OCEF为900多所乡村学校捐赠图书50多万册,并建立图书室。直接资助中小学生近五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受助学生中有近700名最终得以进入大学深造。仅2015一年,即有2679人次获得助学金,191名大学新生获得奖学金,13名教师得到资助,近300名教师接受了阅读培训,1000多名学生受益于网络课堂,200多名学生参加了暑假夏令营,10多所学校的校园硬件条件得到改善,由OCEF义工为农村学生编辑的《乡村少儿》杂志发行了1300册。

微信号公众号:OCEF

   

页 43 总共 79